理论月刊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《顶点》(月刊)背后的三位作家

文/穆金峰

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“唐涛图书馆”中,有大量历史上出现过的珍贵期刊中国现代文学。其中,顶点(月刊)只有一期,新诗(月刊)只有十期。这两本月刊均由新诗社出版,戴望舒主编。著名作家、诗人徐驰积极协助戴望舒编辑出版这两首诗。

Apex创刊号的封面

《顶点集》(月刊) 第一期,1939年7月10日,香港新诗社出版,戴望舒、艾青主编,生活书店出版。 32开(21.9cmX15.6cm),共64页。封面为红色,所有文字从右到左排列。上排三排,上排黑色小字是“艾青·戴望舒总编”,中间是反白宋式大字“顶点”,下面还有一排黑色小字“第一卷·第一期”;下面有两排,一排是倒装的《新诗社版》,另一排是《1939年7月》。版权页称艾青、戴望舒总编辑、新诗社出版人、世界书店代理、桂林广西日报通讯社艾青转至香港771信箱、戴望舒每月10号出版零售。正确的六分钟。由于馆藏中的期刊损坏,只能看到第60页。

“The Apex”被公开提议为期刊名称。 1939年4月9日,艾青发表《南方报》(《广西日报》增刊)第56期,刊登了《顶峰策划》的广告:

《戴望舒》而艾青决定出版一本诗刊,名为《顶点》,月刊第一期,稿件选择标准比较高。目前正在筹划中,将于5月推出。内容是诗歌创作、理论、批评、介绍、翻译等。也欢迎精美的速写和木刻。”

1936年底,戴望舒与艾青在上海相识。12月10日同年,艾青的诗《窗》发表在《新诗》第三期。

在这样美好的一天< /p>

我可以悠闲地看着窗户

看到她

她在我幻想的窗户里

我看着她在前面窗外

我的手托着丰满的下巴

和她柔软的眼睛

他们沉浸在渴望中

在她的渴望中眼睛

映照无边的天空

那天的颜色

如梦似幻的蓝色

蓝天之上

白云飘动

追踪那云片

她能看到我的影子

是的,她能看到我

也是在这样的一天

因为我也活在她幻觉的窗外

《顶点》

戴望舒的《新诗》自1936年10月创刊以来,对左翼诗歌采取了较为排他的态度全世界,除了艾青。第三期出版后,戴望舒带着新出版的刊物来到艾青的住处——一个小亭子,根据艾青投稿留下的地址拜访了艾青。遗憾的是,艾青出去之后就再也没见过。戴望舒留下了名片。艾青回来后,看到了这张名片,就回访了戴望舒。两位年轻诗人第一次见面。他们就生活与艺术、诗歌与现实进行了生动而坦诚的对话。戴望舒从象征主义的角度认为,诗集《大雁河》的名字应该叫“露底”,而艾青从现实主义的角度,认为最好叫“大雁河”。第一次见面,两位诗人都给对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应戴望舒的任命,艾青此后多次在《新诗》中发表诗作。 1937年1月至5月,艾青在《新诗》中发表以下诗篇:

《夜街》、《新诗》第四卷

《老人》、《新诗一册四期

《马槽》、《新诗》一册五期

《晨歌》、《新诗》一册六期

< p>《我的季节》《新诗》第二卷第二期

抗日战争结束后,两人分道扬镳,但一直保持着联系。 1938年10月,艾青来到桂林,为广西日报编辑副刊。艾青将这本文学周刊命名为《南方》。1938年5月,戴望舒从上海移居香港后,创办了《星报》副刊《生肖》。陶日报》。他决心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造成的“阴暗气候”中奋斗,用他微弱的光芒,“用港口周围的灯光,为点亮尽一份责任。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。目标,戴望舒积极联系了很多大陆作家流亡香港,为《星座》撰稿。该杂志很快成为香港文化界人士以文学艺术为武器,为国家末日尽一份力的重要阵地。为了保持“星座”斗争的本质,戴望舒与日本帝国主义和港英当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。他当时说:“我尝过被征服前的国家滋味,如果你真的成为被征服的奴隶,围栏下的生活会更加悲惨。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走出来?”这苦?” (冯亦岱:《龙集·戴望舒香港》)。主持《星座》后,戴望舒仍向艾青求稿,艾青长诗《他死了第二次》发表在戴望舒主编的《星座》上。 1939年3月26日,艾青在《南方》第49期发表了戴望舒的一封信:

……我好久没有给你写信了,因为我想写好一篇。诗的补编是为你编的,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,日子一天天过去,还是一张白纸,给你的信却搁置了这么久。所以我只好暂时搁置写诗的念头,决定在一周内翻译一两首西班牙抗日民谣给你们——我收到了西班牙原版。诗从内心深处和谐提炼……不是那些没有感情的呼唤。自从抗战以来,我很少对这些诗感到满意。那些肤浅的、烦人的声音和文字,也许是作者善意的写出来的,但真诚的态度并不一定能写出好诗。是观察和感受的深度问题,是表达方式的问题,是个人素质和气质的问题……真想再发表《新诗》,现在是筹备经费。解决办法已经有了,那就是在《生肖》上发表一篇《十日新诗》,并捐出稿费。问题是没有好诗。我想金克木去桂林之后,一些比较好的作家就没有消息了,灵君到了延安鹿邑书院后也都听说了。卞之林听说他去打游击队,但并不相信。有的还在说自己的小小悲喜,很少有把握,只管不管,试一试,一有好就发表,或者搁置一旁。如果你有诗,请发给他们。